什麼是乳頭混淆?

文/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施旻秀

乳頭混淆是哺乳常見也是親餵媽媽們最害怕的問題😣

意思是寶寶在不同哺乳模式中,偏好某種輕鬆簡單的吸吮方式,導致親餵時吸吮效率不好,影響奶量或是乳房的舒適度。

親餵時寶寶需要張大嘴、含著大部分的乳暈、舌頭有節律的波動擠壓、口腔肌群動作產生吸吮跟吞咽,諸多的步驟完成良好的親餵。

而瓶餵寶寶只需張開嘴、輕鬆的含住奶嘴頭就可以吸到奶,相較於起來,親餵是非常事倍功半模式。

 

乳頭混淆可能導致:

1.含乳太淺—乳頭疼痛及受傷。

2.吸吮太辛苦—寶寶拒絕含乳。

3.含乳動作不正確—影響奶量建立。

 

降低乳頭混淆方式 :

1.初期建立好的親餵基礎—建議至少產後 3–4 週,哺乳穩定後再考慮奶瓶或奶嘴介入。
2.使用杯餵或管餵代替奶嘴

3.奶嘴頭選擇—選擇低流量寬口奶嘴,模擬母乳流速,避免寶寶太輕鬆。
4.主導式瓶餵—讓寶寶主動吸吮,而不是奶水自動留進去。
5,哺乳支持—若已出現混淆,請及早尋求哺乳專業人員或泌乳顧問 IBCLC 協助。

 

乳頭混淆不會是用過奶嘴奶瓶就一定會發生,但提早了解、採取預防方式,就能幫助媽媽維持順利的哺乳喔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