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貝的便便糊糊水水的,是拉肚子了嗎?
文/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施旻秀
新生兒的大便是了解寶寶健康的重要線索之一,從出生起,大便的顏色、形狀與頻率都會隨著哺育方式與日齡有所變化,從出生頭幾天的墨綠色胎便,到之後轉為黃褐色過渡便,再到穩定哺乳後常見的金黃色母乳便,每一步都記錄著寶寶的身體正在努力適應這個世界。
在寶寶手冊裡有一頁「新生兒大便觀察卡」的九宮圖,輕鬆幫助爸媽觀察寶貝的排便性質是否正常,而母乳哺餵的媽媽,可能會發現寶寶的大便和配方奶寶寶有很大不同,這是因為母乳含有脂肪、乳糖以及天然的「母乳寡糖(HMO)」,容易消化吸收也能促進益生菌生長。另外新生兒的腸胃道還在建立階段,腸道對水分的吸收與成人不同,因此排出的便便中保有較多水分與柔軟度,也導致便便呈現「濕濕糊糊」的樣子。
母乳寶寶的便便通常會有以下幾個特點:
- 色澤通常是金黃色或芥末黃
- 質地比較稀軟、像乳酪或顆粒狀芥末
- 味道不刺鼻,帶點酸奶味
- 排便次數可能很頻繁(甚至每餐後就便),也可能幾天才一次,只要寶貝的腹部沒有脹氣、精神活動力是好的,都是正常的唷!
只要爸媽熟悉大便的變化,就能更有信心判斷寶寶是否健康。有任何不確定的地方,歡迎隨時詢問泌乳顧問或兒科醫師唷!






